第42章 第42章_穿越后我靠种菜发家(种田)
海棠文学 > 穿越后我靠种菜发家(种田) > 第42章 第42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2章 第42章

  入夜,丁宁摩挲着手里的银票,久久未能入睡。她还没想好,这银子该如何归置。置屋、置地,这些想都不用想,若她真这么做了,丁家人就得像野狗扑食一般上门来找,让人烦不胜烦。

  再者,原主的户帖现下还在丁家,一日不把户帖取出来,这银子就一日不得露于人前。

  可她来了这儿一个多月,也不知丁家有没有人去找,若去了会不会起了疑心?

  等再一睁眼,天色已大亮,只天有些阴,看着灰蒙蒙的。丁宁裹着被子翻了个身,被窝实在温暖,真想就这么睡上一日。耳听院子里传来响动,应是吴婆子一家早早起身。

  她翻过身对着墙,长叹一声,又转过身来,认命似的起身穿好衣裳,洗过脸往外走。

  一开门,雾气扑面,院中似挂了一顶扑天水帐子,不管往哪儿走都看不清路。她凭着记忆一路往厨房走去。

  厨房里,众人正在揉面准备做馒头。大锅里蒸腾着水汽,想是粥已煮好。那水汽混着雾气一起,让人更加看不分明。

  她影影绰绰看见桃丫蹲在地上烧火,正欲上前帮忙,郑嫂子在旁一招手,她愣了个神,轻巧走过去。

  原是要让她切咸菜丝来拌。她伸手接过菜刀,有一下没一下地闲聊几句。

  那头馒头上锅,这头咸菜已切好,就见刘婶子一把端过咸菜,扔进热油锅里,翻炒一阵,又将早就泡好的黄豆一并倒入,倒水焖煮。

  红日一跳一跳窜上了天空,雾气渐渐散去,院中愈加清明。早起干活的人陆陆续续赶来,转眼间,两笼馒头就空了。

  等人都散去,厨房又清静下来,灶上几人才得了空闲吃饭。

  吃饭间,刘婶子问起丁宁啥时回去。

  丁宁愣了愣,又一想她这头的事指定瞒不过赵庄头,也就释然了,遂道赵铁山那儿若是木耳没什么问题,她这几日就先回去。后头再有什么,她再过来。左右来回不过一日的功夫。

  刘婶子就感慨几句,道这时间过得真是快,眨眼间她都来这儿一个多月了。想刚来时,她还觉着这姑娘指不定几日功夫就得回转家去。没想这木耳倒真给栽成了。又说起这几日农忙,怕是挪不出人手送她回去,且得等上几日才成。

  丁宁点点头,道自己不急,可心里却像长了翅膀,恨不得今日就飞回去。按说这儿有吃有喝,干活也不累,起码比在丰水村要舒服许多。可她在这处待着,总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。时日越长,这种感觉就越强烈。

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,郑嫂子边上听着,心下有了计较。

  刘婶子瞧瞧她眉眼,约莫猜着了她的心思,道:“宁姐,若不然从这儿到县上再走水路也成,就是庄子上只能送你到县上,后头得你自个坐船了。”想了想,又道:“若你打算从县上走水路,老二媳妇也跟着去吧。自打过了年,你还没回过娘家。”

  话未说完,郑嫂子就抬了头,两眼放光,恨不能立时就往县上去。见几人俱都看着她,她这才醒过味来,始觉自己刚才实在不妥,嗫嚅道:“不回也没啥。待农闲时再回去也行,反正这时节他们也闲不得。”

  李婶子爽声大笑道:“咱这庄子上啥时真正闲过?不是忙这个就是忙那个。若是真个要栽木耳,不又得添活计?你就听你家婆的,赶着宁姐回去这功夫,顺便走一趟。等下回闲时还不知等到哪个猴年马月去。难不成你还怕你家婆不同意?”

  还不及郑嫂子开口,刘婶子先道:“看见没看见没?现下有人给你撑腰了。就算我不同意也没辙了。唉,婆婆难做哟。”说完把脸背了过去。

  郑嫂子忙起身上前,软语低声,陪了一气好。

  李婶子伸手一把拍在刘婶子肩上:“说你胖你倒是喘上了,这还装挺像。你别哄了,指不定人低着头偷着笑呢。她昨儿就和我说了这事,你还当她真是那恶婆婆?”

  刘婶子转身点点李婶子:“你呀,净给我在这儿拆台。白让宁姐笑话咱一回。”

  丁宁瞧了半日热闹,此时也抿嘴跟着笑,道郑嫂子跟着去,正好有个伴,也免了路上无聊。

  几人合计一番,就把这事给定了下来。

  时间说快也快,转眼就到了回去那日。丁宁一早就收拾好东西,把银票藏在身上,外头只留个几十个铜板,小心放到荷包里,向众人一一告别,跟着郑嫂子一起上了车。

  庄子距县上不远,坐车不过两刻钟。到了县上,郑嫂子要把她送到码头上,她摆摆手,道自己想先在县上走走,顺便买点东西回去,让郑嫂子先回娘家。

  郑嫂子犹豫一番,放心不下,先把码头的方向指给她瞧,又给她指了主街的位置,然后才挎上包袱往家走。

  丁宁站那儿四下里一望,决定先去铺子里走一走,再做打算。

  里水县比之唐邑镇要繁华许多,人马车轿,不时来往。越往里走,越是嘈杂,不止各色铺子,就是茶楼戏院勾栏瓦舍也有,只是双眼一扫,就见吃的用的玩的,应有尽有,五光十色,让人眼花缭乱。

  路上还有挑担的、推车的、售卖各色糕点的、卖馄饨卖饼的,不一而足……

  丁宁站在街头打眼一瞧,就知今日自己定是走不完,遂选了几处铺子逛了逛,又去糕点铺子转一圈,出来时拎了几包点心,这是给于婆子几个带的。

  路过一个铺子,柜台里挂着一溜烧鸡烧鹅,她两眼一转,想起自己那六七只鹅来,一月过去,想来大了不少。上前打听一番,得知人家这儿的鸡和鹅早都定好了,自有人定时送过来。她蔫蔫不语,这条路想来走不通了,也是,自己那儿不过六七只,人家这铺子,一日功夫就能卖出去十几只,哪能看得上她这散户呢?

  只这家的烧鹅瞧着实在是好,她没忍住,掏钱买了一只,拎在手里。捏捏干瘪的荷包,想着还是早些回去,若不然都没钱坐船了。

  到了码头,正值货船到岸的时候,码头边上,货船一字排开列在水面,弄船的赤着上身,蹲在一旁,捧着碗在吃饭,篙子早收了撂在船上。船老板站在船头,正与几个伙计在交谈。舵楼上,窗子微微支起,船娘子抱着孩子,正从窗子里往外看。一支竹竿从舵楼里伸出来,上头晾着两件衣裳,正随着风往竿子上卷。

  扛包的汉子不时在岸上跑上跑下,把货从船上运到岸上,吆喝声此起彼伏,各家的伙计站在岸边,指引汉子们把货搬到车上。

  再往远处有几条渔船,打鱼人站在船头,几只鱼鹰站在木架上,眼盯着水里,只待打鱼人篙子一挥,就猛地窜进水里。片刻功夫,就有鱼被叼上来。打鱼人解下箍子,把鱼从鹰嘴里掏出来,随手从桶里捞出条小鱼。鱼鹰几下吞进去,就又跳回水里捉鱼去了。

  她又往两边瞧,见那两旁的尽是小船,靠近人家处有两处石级,石级不长,高高矮矮爬向河堤。这是专门留着上下人的。有那离县上远的人家,若是想到县上来,就坐船过来。比如那打渔的船,闲下来就会拉人到镇上,也算是一笔进项。

  此时正有一船人从船上下来,一行十几人,石级上立时热闹起来。上了岸,人们三一群俩一伙,结伴往县上走。

  丁宁赶紧上前询问,得知唐邑镇的船还要再等上一阵。她缩了身子往后避让,路人个个行色匆匆,头不抬眼不瞧的,若真个撞上了,准得摔个跟头。

  她紧贴着墙,想着这也不是法子,遂跟了人群一起回到上边。见边上有个挑担卖糕的,掏钱买了块糕,垫在帕子上,站在担子后,几口吃了个干净。码头上人来人往,若不是腹中肚鸣不止,她是断不肯站在路上就吃东西的。

  过了一会,又有一行人从船上下来,她寻了个人问问,晓得这回是唐邑镇来的,等人群散个干净,一路向下走,见撑船的正蹲船上歇息,上前问了,确认是回唐邑镇的,交了五文船钱,踩着板子,摇摇晃晃地往船舱里走。

  她捡了个船尾的位置坐下来,从舱口往外瞧,沿河景色一览无余。她捂紧包袱,背过身对着河面。

  不时有人上船,引得船身一阵摇晃。许是人已上满,船家撑起竹蒿,小船吱呀呀动了起来。

  小船劈开水面,向前疾行而去。船舱里不时有人低语几句,一个妇人道:“还是回程好些,你不晓得,来时船里不是鸡就是鸭,还有人做了鱼虾来卖,满船都是腥臭味。唉,弄得人苦不堪言。”

  另一个人道:“是极是极。我来时虽没遇上做了鱼虾来卖的,可却有个老翁绑了只鸡来卖。那鸡左扭右转,我坐一旁,一不小心就被啄了一口,把我疼得,唉……”

  又一人道:“这都不算啥。你们不晓得,若遇上个不讲理的,哪怕只碰他一下,都要立眉把人数落一通。船上人多,纵是挤一下又能如何?又不是刚落地的婴儿般娇嫩。”

  丁宁耳听着众人叙谈,眼瞧着两岸景色快速向后飞去,眼皮不由发沉,望着水面也觉模糊起来。

  “丁姑娘!”一道清脆的嗓音忽的在身后响起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twx8.com。海棠文学手机版:https://m.htwx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